当前位置:精华布衣天下彩吧 > 新闻动态 >

美宣称拦截东风26成功,却秒速遭打脸

2025-04-13 新闻动态 163

据美国“驱动”网站旗下“战争地带”专栏的消息,美国导弹防御局携手美海军,在夏威夷太平洋靶场的海岸线上,圆满完成了一次高超音速防御模拟拦截测试。在此次测试中,美军“平尼克”号导弹驱逐舰针对来袭的高超音速靶弹(真实弹药),发射了一枚“标准-6”Block IAU模拟拦截弹(非实战用),并精确击中了目标。测试成功后,美军骄傲地宣布,“标准-6”距离能够有效拦截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然而,这一结论真的站得住脚吗?

据公开信息,东风-26在2015年“9.3”阅兵首次展示后,紧接着的次年12月,美国导弹防御局联合美海军利用“标准”-6 Dual1导弹,在一次测试中成功拦截了一枚模拟“复杂中程弹道导弹”的靶弹,此靶弹极有可能是以东风-26为原型。

美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曾在2021年5月及2023年3月进行过两次类似试验,均采用“中程弹道导弹”作为靶弹,而拦截弹则由“标准”-6Dual1升级至“标准”-6Dual2型号。

在最近的拦截测试活动中,靶弹维持原样未变,但增添了高超声速靶弹-1战斗组件,而拦截弹则由“标准”-6 Dual进阶为“标准”-6 Block IAU型号。

“标准”-6Dual1/2的诞生,源于“标准”-6基本型、Block I型及IA型在弹道导弹防御方面的缺失。鉴于此,美国海军拟定了分两阶段实施的升级策略。其中,Dual1阶段的核心是替换为性能更卓越的处理器,旨在支撑更为精细的目标辨识与软件追踪任务,以实现对弹道导弹末段拦截的功能。

Dual2型号进一步提升了导弹的拦截速率,从而能够迅速接近并摧毁逼近的敌方目标。至于Block IAU版本(“U”代表升级),根据美国海军的描述,其主要目的是对“标准”-6导弹制导阶段的电子组件进行现代化改造,以解决技术过时的问题。

值得留意的是,在2021年5月所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标准”-6Dual2导弹未能有效拦截靶弹,这表明其性能尚需优化。历经一年多的改进后,“标准”-6Dual2终于在2023年3月的拦截试验中成功击毁了来袭的靶弹,从而使得雷声公司能够向美国导弹防御局与海军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强调要点:“标准”-6 Block IAU尚处研发阶段,因此美国海军仅能依赖计算机模拟进行测试。换言之,美军利用一个仅存在于演示文稿中的武器,进行了一次虚拟的“圆满”拦截试验,整个事件俨然变成了一出荒诞剧。

实事求是地说,美国导弹防御局联合美国海军进行的这次测试不容忽视,鉴于其主要针对的是东风-26导弹。然而,还需澄清两点:其一,相较于计算机模拟的拦截测试,接下来按计划实施的实弹拦截试验才是核心所在,“成则成矣,不成则否”。其二,正值“标准”-6系列导弹更新换代之时,问世已十年的东风-26导弹,亦将迎来诸多革新。

故而,美国导弹防御局与海军需秉持“宽以待敌”的策略,而承担研发重任的雷声公司,亦需着眼长远。否则,即便“标准”-6 Block IAU最终面世,仍可能面临拦截不力的危机。回溯十年前,外界普遍预期东风-26为实现精准打击,应配备全程制导技术,融合惯性/星光组合导航与雷达末端制导等手段,确保能对美军大型海上目标实施“一击即溃”。

东风-26导弹在执行中段突防任务时,能够采取变轨机动或跳跃式弹道策略进行机动,进入末端突防阶段后,则可利用再入螺旋机动进行行动。此外,东风-26导弹的弹头长度达到约5米,这为装载诱饵、箔条等一系列辅助突防手段提供了充足空间。

如今十年光阴已逝,东风-26历经诸多变革,在打击精确度、突防策略、飞行速率以及终端破坏力等关键战术性能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尤其是突防策略的调整,无疑给美国导弹防御局与海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否则他们也不会在“标准”-6 Block IAU之后,仍不遗余力地推进“标准”-6 Block IB的研发。由此可见,东风-26所投下的“阴霾”正日益浓重。

当前,解放军已构建起一套远程海上打击系统,涵盖了东风-21D与东风-26之外,还有鹰击-21及空射弹道导弹等尖端反舰武器,这些装备难以防御,对美国航母构成了显著的威慑。相比之下,美军只能依靠“模拟拦截”的虚幻成果,来舒缓自身的紧张心态。

标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